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三伏天战高温 地上地下建设“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闫雪纯   时间:2023-07-17 【字体:

三伏天里,骄阳似火,热浪灼人。持续的高温天气让汕头进入“炙烤模式”,在这样的天气下,中铁十四局广澳港铁路桥隧部的一线建设者们头顶烈日、脚踩热土,在地上地下同时建设,在保证安全生产及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走进该项目汕头海湾隧道出口工区,隧道洞口的边坡作业完全暴露在烈日的照射下,高温的炙烤让工人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豆大的汗珠从脸上不住地滚落,而身下刚浇筑完的混凝土面层散发出的热气,更让现场如同“火炉”一般。

隧道口工人在边坡上进行锚杆框架梁浇筑作业(张同同 摄)

而这种高温天气是汕头夏季的常态,现场20多名工人在这火辣的烈日下一坚守就是整整3个月。由于隧道边坡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地壳内部的运动变化会不同程度地损坏边坡的完整与稳定,再加上汕头地区多雨,每年雨季期间,山水、雨水汇流会直接冲刷到隧道口处低洼地带。为保障隧道进洞安全作业,因此,在4月初时,该项目负责人便果断叫停进洞作业,将施工重点转移到隧道洞口边坡防护上。

由于隧道洞口边坡防护施工条件困难,耗时较多,施工的节点又恰好步入到最炎热的三伏天,为此,该项目对隧道出口工区工人的作息时间作出了合理的调整,将早晨上工时间提早了两个小时,将多出的时间加到了午休里,避开了中午太阳最毒辣时施工,大大降低工人中暑的概率。并将作业人员分为两班进行轮岗,现场拉去了鼓风机造风,尽可能地保障高温下工人的身体健康。姚永洲是边坡防护队伍的班组长,主要负责班组日常生产管理和调配生产人员,常年在工地建设,高温、闷热、太阳炙烤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这么热的天,平均一个工班下来就要喝光4升水。”姚永洲说道。

隧道口工人顶着烈日在进行锚杆框架梁收面作业(张同同 摄)

尽管天气炎热,施工条件困难,但是该项目建设者依然以严谨的态度把控施工质量。从最初的从上到下逐级清表、刷坡、刻槽、绑扎钢筋,再到安装模板和最后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还未完全干燥时,再使用刮板刮平斜坡表面,使其表面光滑平整,每道工序都严丝合缝、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推进边坡防护施工作业。

“当前洞口边坡防护已完成套拱及管棚等施工,增强了岩层的稳定性、承载力,为今后隧道洞内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预计在本月中旬将全部完成边坡防护,届时将全面恢复隧道进洞作业。”该项目隧道出口工区副经理王强说道,在隧道洞门永久性结构施工完成前及时完成洞口边坡防护,对铁路运营阶段的行车安全有着重大作用。

地上高温酷暑像是“烧烤”,地下高温闷热则是“桑拿”。在汕头海湾隧道内作业的工人,虽然避免了太阳的直面炙烤,但面对高温高湿闷热的特殊施工环境,蒸桑拿的感觉同样是极大的挑战。

在位于地下90米深处的2号斜井内,今年51岁仰拱班组的罗万章师傅熟练地浇筑着仰拱边墙,虽然是早上刚下来不久,罗万章却早已经全身湿透,他干脆脱了上衣,直接穿着反光背心干活。用他自己的话说,隧道内施工,身上就没有干过,一天下来,衣服上挂的盐霜像是画了张地图。不远处指导工人操作的技术主管索彭涛,95年的他年纪虽轻,却已经有6年工龄,参与不少的重大工程,感受过不同经纬度的夏季,“夏天施工,苦是真的苦,但责任在身上,必须全力以赴。”他说道。

隧道内罗万章师傅正在浇筑仰拱边墙(李文骁 摄)

距离该条隧道2号斜井1公里外的1号斜井内,刚刚拼装完成的小里程二衬台车正等待着验收,验收完后便可以投入使用,浇筑二衬混凝土。施工间隙,工人蹲在冰堆上休息,大口喝着盐水补充体力,为了防止工人中暑,项目部早早准备了大批的藿香正气水、西瓜、绿豆汤送到他们的手中,另外每天安排卡车往隧道内各点运送近30吨冰块为工人解暑降温,改善洞内施工环境,尽量在这个炎热的三伏天里让工人们凉爽些。

隧道内工人蹲在冰堆上休息降温(傅泓勋 摄)

【编辑: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