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亭亭常青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董慧   时间:2024-01-26 【字体:

项目部院子的角落里长着一棵常青树。它枝繁叶茂,青翠欲滴,在院子里显得格外亮眼。它的旧叶枯萎得悄无声息,新长出来的叶子却越发葳蕤葱郁。我想,要拿植物作比的话,中国铁建也理应是一棵亭亭常青树。

这棵树生机勃勃,因为铁道兵精神是它不朽的根。记得刚来公司培训时,一位老铁道兵就把这种精神概括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曾几何时,无畏无惧、所向披靡的铁道兵战士们在四十多米高的桥墩上搭桥铺路,在充满硝烟毒气的隧道里摸黑运土,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千百次修复交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是对他们真实的写照。他们是舍生忘死站在第一线的杨连第,是把自己化为铁路边上的螺丝钉的史阜民,是舍己为人救同志于危难之间的向启万,他们在凄风苦雨中砥砺前进,在冰天雪地里开天辟地,他们不辞劳苦,不舍昼夜,只为心中的那一抹亮红。

这棵树粗犷有力,因为铁路建设者的青春是它热烈生长的树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铁路建设者们在和平年代走南闯北,远方的声声呼唤打动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修铁路、挖隧道、架桥梁、引水道,他们的手掌在破损的手套里被汗水泡烂,在与岁月的磨合中结痂长茧,在冰天雪地里冻伤皲裂,在悬崖峭壁处受伤流血。他们用自己的手掌刻画了中国铁路的纹路,一条条,一段段,大地在他们的脚下延展,更在他们的掌心里生花。他们用自己的躯体扛起了中国铁路的脊梁。

看!一趟列车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长达6152米的奎先隧道,而铁路建设者们花了三年半的时间才挖通。看!大江南北的人们都可以喝上干净的水源,而铁路建设者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十五年的工程量,才换来天津人民长久的甘甜。这一项项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的民心工程,消磨了他们的岁月,也见证了他们的璀璨青春。

这棵树郁郁青青,因为不断壮大的铁建队伍是它繁茂的枝叶。年轻一代的铁建人在新时代的征程里奔赴海外市场,在世界各地落脚扎根;他们运用多年学习得来的知识经验在工地一线钻研技术,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他们不甘受到国外技术垄断和限制,成功攻破核心技术,创造新时代的大国奇迹——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

“2022最美铁路人”夏健,带领他的团队修建了东南亚地区的第一条高铁,同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140多公里的雅万高铁。火山、地震、滑坡,面对着复杂的地质和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忍受着酷热和潮湿,他和团队走遍了预设线路上的每个角落,优化设计、打磨方案,最终获得了来自印尼人民的认可。正是像夏健一样的年轻人源源不断地投身铁建队伍,续写了常青树的岁月华章。

“我想,生命这卷书,落款应是亭亭常青树。”如今的我,已然寻见了这棵常青树的根、干、叶,也终将成为这棵树的一部分。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中国铁建的徽章下是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建设者,是每一位默默奉献的无私者,更是每一位信仰坚定的爱国者。他们的名字很少被人铭记,可他们的心血泼洒在祖国的每一寸疆域,他们的事业为后人造福。他们是无声的英雄,扎根、传承、立志,他们是历史的一部传奇篇章,是铁道兵精神的承载和发扬,是新时代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奋进者,不断铸就属于中国铁建新的辉煌。

【编辑: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