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用责任和担当铸就一条出川大通道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海燕   时间:2024-01-03 【字体:

寒风凛冽天色微明,当时针刚刚指向7时,成都天府动车所“红旗责任区”党员肖科已带领施工人员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今天需要进行信号应答器和道岔转辙设备的安装。看到问题,肖科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毫不客气留情面,同时还会拍照记录、督促整改。

据了解,在作业现场,中铁建电气化局成自高铁四电工程项目经理部先后创建了10个“红旗责任区”,通过开展月评比、年总结,激发建设者们创优争先动力,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这些“红色小分队”活跃在施工一线,就像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引领前行方向。

接触网作业车雨中作业(张昊 摄)

扛起一面旗帜,“我们也不能落后”

藏于重峦叠嶂间的马家坝变电所位于资中县鱼溪镇马家坝村内。按照施工计划,这里是全线首个送电的牵引变电所,担负着后续热滑试验、联调联试等重大节点的供电保障任务。因前期场坪移交时间推迟,房屋建设及设备安装工程的有效工期严重缩短。项目部迅速成立送电保开通小组,有关负责人主动请缨、冲锋在前,立下了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军令状”。

“工程进度决不能落后。”红旗责任区项目变电专业副经理王霙聿接令后,立刻将办公地点搬到了施工现场。马家坝变电所前山路崎岖,多为泥泞小路,近70吨的变压器等大型变电设备进场困难重重。王霙聿走遍周边每一条小路勘查运输通道,主动对接站前单位,最终赶在路基轨道板施工前将主变运输进场。

任务就是命令,执行就是担当。3个月时间里,他们与现场人员同吃、同住、同施工,现场督导设备基础、钢柱构架组立、高低压设备安装、交接试验等关键工序施工,确保了马家坝牵变所高效完成,一次成优。

开展“联学联建”(张昊 摄)

打造一面旗帜,安全、质量、进度都要万无一失

当繁忙的成都东站褪去白日的嘈杂,万家灯火在皎洁弯月下渐次熄灭,大家纷纷进入梦乡时,铁路建设者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2023年3月,成自高铁引入成都东达成场站改施工启动。本次站改全部为既有线夜间施工,协调范围广、专业交叉多,安全风险极大。成都东站红旗责任区迅速组织骨干力量成立站改专班,李子华作为信号专业副经理主动承担重任,过上了“日夜颠倒”的日子。他们反复论证、研讨技术方案,定人定岗盯控施工过程,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安全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是施工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信号队长伍海每晚施工前都要组织施工人员召开工前会,进行安全讲话和技术交底。成都东达成场的站场长度只有2公里,但李子华、伍海等技术管理人员每日步数近2万,他们在信号楼、轨旁设备、电缆管廊间反复奔走协调。

在前期施工调查期间,他们发现历经多次站场改造,电缆槽内预留敷设的空间不足,最远需更换电缆长度达2.1公里,电缆径路复杂、过轨数量多让工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他们提出在站台两端找出余量采取割接方式更换电缆,经多方查找规范、验标,反复论证方案,最终割接方案得以实施,节省各类电缆32条公里,人工及材料费80万元,施工周期得以大幅度缩短。

2023年6月20日凌晨5点,当检测车返回车站,成都东达成场改造信号软件换装II级施工宣告成功。此时,天边已经泛白,新建的成都东达成场信号楼正式投入使用,迎接它的是温暖的晨光。

测量人员在天府动车所检查库进行精测(孙永刚 摄)

树立一面旗帜,创造“零误差”的施工奇迹

61687平方米,12条,5616米,22464个。每个数字都代表着新的挑战。在这个国内一次性建成最大的动车检修库——天府动车所检修库里,分布着12条500多米长的检修线和2万余个预埋螺栓。

2022年6月,天府动车所检修库动工。轨道桥预埋基础、螺栓定位和轨道布设需要分毫不差,精度要求极高,地基处理质量要求苛刻。由于最开始使用的是DS03水准仪。因仪器及仪器精准度不够,导致误差较大,不满足现场施工需求。项目总结以往测量经验教训,立即组织测量团队前往设备生产厂家调研学习。多方奔走后,引进了最新一代高精度测量设备。有了“金刚钻”,大家信心倍增,然而精度仍然不能完全达标。测量队员们急在心上,如坐针毡。

“仪器不能自已看到全部,我们可以帮它‘长’出眼睛”。红旗责任区负责人卢垚提出构建平面测设网不断修正测量结果的想法。项目总工程师聂文齐带着测量小队反复勘探现场,分析预埋基础、螺栓、轨道、房屋、钢结构等点位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房屋控制网、轨道中心控制网、设备基础及构筑物控制网“三网合一”的精测控制体系,实现了5616米检修地沟和22464个轨道预埋螺栓“零误差”的施工奇迹。

2023年12月26日清晨10点08分,当第一列高铁列车风驰电掣行驶在成自宜高铁上。高亢昂扬的鸣笛声响彻时空,沿线人民的喜悦欢笑萦绕不去,这支勇于攻坚克难、坚持创新驱动的建设团队也将带着他们的责任与担当,赶赴下一个“战场”。

【编辑:敏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