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张彪:“盾构工匠”,青春铸就强企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石玉珠 张航嘉   时间:2024-04-09 【字体:

擦亮奋斗担当底色,锻造过硬盾构本领。凭借着对工作的专注与热爱,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拼搏进取,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作态度,走出了一条闪光的成长足迹,他就是现任中铁十八局四公司京雄快线四标段四分部项目副经理张彪。自2013年参加工作,张彪先后参与天津、南京、苏州、石家庄、成都、昆明等十余条地铁建设,参与盾构机专项改造、大型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拆卸80多次,其中安拆盾构机38次,解决盾构机故障1000多次,成功驾驭长达100多米、重达500多吨的盾构“钢铁巨龙”,安全、优质的贯通隧道20余公里。

刻苦钻研,争当时代“新工匠”

张彪在调节液压泵出口压力(刘超 摄)

2014年,张彪初到十八局四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部,在这里,他与盾构机正式见面,并结下了不解之缘。初见这个庞然大物,那一刻他既兴奋又忐忑,但是看着全英文的说明书,他发现上面的机械符号与学校里学的专业完全不同,忐忑之余,还有憋屈,听前辈们说如果盾构机出现重大故障,要请外国专家来维修,费用高昂,也不让旁站,从专家离开办公室那一刻开始计费,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操控这台设备的主力军,为企业开源节流,为基建攻坚开路。

为了能尽快明白盾构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张彪一头扎到现场,向师父请教、与操作手交流。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盾构机内部空间狭小、逼仄,想要移动位置只能靠钻,即使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下班后身上的衣服总是带着白色的盐霜和黑色的油污,但是火热的夏天丝毫没有削减他求知的热情。白天,他在现场认真研究观察,进行详细记录,每一次任务结束后,都会及时总结经验,将故障的现象和解决的方法逐条记录下来,对频繁故障的部位做好标记,便于后期重点关注。晚上休息时间,他也不松懈,而是捧起技术书籍进行学习,对照字典逐字逐句翻译英文说明书,桌上空空的笔芯、密密麻麻的笔记在诉说那辛勤的日日夜夜。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琢磨,他很快就掌握了盾构机的构造原理。在海瑞克盾构机组装调试期间,张彪主动申请参与调试工作,工作中,他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经过不断的摸索,他最终逐步攻破了这条“巨龙”。海瑞克盾构机出洞后,张彪便结合图纸仔细研究主驱动的内部结构,他在现场拆解主驱动,清洗大齿圈,驱动小齿轮并做探伤检测,逐一检查滚柱轴承的损伤情况,心细的张彪发现了主驱动密封受损的问题,他带领团队及时修复,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勇于创新,竞当行业“领先者”

张彪在与技术员讨论图纸(刘超 摄)

“只有不断科技创新,才能解决工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存在的实际问题”,张彪深知,只有坚持创新引领,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石家庄地铁3号线施工中,严冬里,盾构机主驱动减速机冷却水套全部冻裂变形,水套与减速机齿轮箱形成了通道无法进行水冷却,而主驱动减速机是意大利进口,国内没有配件的货源,想要维修非常困难。张彪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冷却原理,大胆地将水冷却改造成油冷,将冷却管路的走向进行了更改,利用主轴承齿轮油冷却器来降温主驱动减速机。经过张彪的改造,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后主驱动减速机温度一切正常,刀盘运转稳定,设备运行良好,完全满足施工条件,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不久后,张彪来到了成都地铁6号线项目,刚到这里就又碰到了另一个难题,天犀区间需要下穿52栋房屋建筑群,且当地为富水砂卵石地质,区间最大纵坡28‰,掘进时控制难度极大,容易超挖,隧道内水平运输风险也较大。为保证设备安全施工,张彪为电瓶车加设防溜车“铁鞋”,当电瓶车发生溜车时,第一时间放下“铁鞋”便可紧急制动。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他增加了快放阀的数量,可以快速将刹车气缸和管路中的余气排尽,实现2秒内有效制动,同时,他还安装了备用刹车开关,并在主气管上加装断气阀,当其中一个刹车阀失效后,另一个也可以快速触发制动系统,该举措极大地保障了隧道内运输安全,这种装置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地铁建设领域。

之后,张彪又相继研究设置异面刀盘结构、改进钢套筒接收技术、对在岩溶裂隙水发育区完成换刀的方法进行改进,这一系列的创新实践,为单位节约直接成本600多万元,通过专利技术的推广运用,在全集团内累计创效近千万元,也先后获得了中施企协QC成果一等奖2项、天津市建筑业协会一类成果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集团公司优秀工法1项、科技进步奖1项、QC成果一等奖1项。

扎根基层,甘当敬业“螺丝钉”

张彪在检修盾构机线路(刘超 摄)

作为一名优秀的盾构专业人才,张彪早已圆满实现他顺利驾驭钢铁巨龙的梦想,但是在这些的背后是他舍小家,为大家的默默付出。“我们工作大多在十几米的地下,常常身处阴暗、潮湿、高温的环境中。由于盾构机需要24小时持续作业,在抢工时或者穿越风险源时,必须随时待命解决突发状况,凌晨在睡梦中被叫醒,昼夜颠倒早已是家常便饭。”,张彪说道。2020年在天津地铁6号线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机由于推进系统压力异常而停止了工作。当时盾构处于始发阶段,如果不能将盾体尽快推入封堵洞门,极易造成超挖、涌水、坍塌等风险。于是张彪主动请缨,这一下去就是一天一夜,在狭窄闷热的操作室中,拿起“家伙事儿”给盾构机“号脉”,先排查主电路再到控制电路,检测液压系统的各类阀组和压力稳定性,经过多次尝试和努力,最终结合图纸和经验找到了“主脉络”。终于,盾构机又“活”了过来。

工作十年来,张彪坚持扎根一线,解决了几十项盾构技术难题,培养出10余名盾构机电骨干人才,但他始终用工程建设者的朴素匠心守护着“脚踏实地,铸造精品”的炽热初心,先后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铁建技术能手、中国铁建劳动模范、中铁十八局大企工匠等称号。

【编辑:金雨】